【簡易母乳餵哺】之簡易帶養

文:  林茵怡 B.So.Sci. (Hon), IBCLC  國際哺乳顧問

當你的母乳寶寶在日常生活的表現,與其他奶瓶餵哺的寶寶有不同時候,可能令你感到很疑惑。因為奶瓶及奶粉餵哺很常見,一般都是按時間表定量餵哺,與母乳餵哺按寶寶需求是不同的,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少能夠觀察到母乳寶寶的表現。如果可以,最佳方法是接觸其他母乳媽媽,分享經驗,以下是一些帶養母乳寶寶的小貼士,與大家分享。

(一)看寶寶、不看鐘

我們常常聽到,要按寶寶的需要來餵,究竟如何去做?有些寶寶會吃得很密,有些吃得較疏,有的吃得較定時,有的時疏時密,所以餵哺母乳不能按時間去餵,而是看著寶寶,按其需要去餵。

要滿足寶寶的需要,確保吃得足及得到安撫,便要多抱寶寶,常常在一起,隨時留意著,寶寶一出現索食訊息,或需要安撫,便立即去餵,即使5分鐘前已餵過,也可以再餵。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個性,就只有媽媽自己才最清楚知道寶寶的需要。

(二)不知道入,卻知道出

寶寶在乳房吃奶,怎知道吃了多少,是否足夠?有些媽媽因此擠奶出來,放在奶瓶吃,看看吃多少。原來要看寶寶是否吃得足,不是看吃了多少奶,而是要看有多少大小便。有入,便有出!就是這麼簡單!觀察大小便片的數量,加上每月有適量增重,便可確保吃得足。只要按需求餵哺,寶寶能調節他所需要的食量。

(三)食完不一定會瞓

很多媽媽會因為寶寶吃完不睡,或常哭鬧,便以為自己奶量不足,因而不必要地加了奶粉。「吃飽就瞓、瞓飽就吃」是個不設實際的預期。奶粉因為難消化,有些寶寶會因此好像睡多了,其實是浪費了太多能量去消化這些難消化的食物,這並不是健康的。而母乳易消化易吸收,寶寶有充足能量,自然比較活躍精靈。

(四)沒有必要戒夜奶

這只是奶瓶餵哺的副產品。寶寶在頭一年發育相當快,尤其是腦部發育,在一歲時腦部比出生時重一倍,所以常常都要補充能量,而且母乳易消化易吸收,夜奶能夠讓寶寶吃得足,確保健康發育。不要看輕夜奶,這期間食量可以是全日的百份之二十。

(五)寶寶哭啼不一定是餓

當然,寶寶餓了總會是哭個不停,但除了因為肚子餓,其他無數原因都會令寶寶哭。例如太冷太熱、太嘈太靜、受驚、不舒服、寂寞、想媽媽抱等等。父母經過一些時間,慢慢便明白哭聲背後的意思。因為寶寶的哭聲是他與別人溝通的語言,是寶寶獨特的語言。他以哭聲來說話,父母以行動來回應,便是學習人與人之間互相溝通的第一課。

(updated: Jan 2012)

© Copyright 2012 By Lam Yan Yee Heidi, B.So.Sci.(Hon), IBCLC. All Rights Reserved.  Web: http://www.heidi.hk  Email: ibclcHeidi@gmail.com Tel: (852) 93016381

Advertisement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