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冧電台」訪問:討論哺乳難題

最近接受了「花冧電台」的訪問,由House of Light頻道主持人Shirley Kuo負責。當中除了談到母乳餵哺現時的情況,也討論了如何處理一些常見的哺乳難題。

即時收聽或下載請到:http://farumradio.com/houseoflight/houseoflight_ep05/

對於準媽媽,產後的哺乳生活會是如何?在醫院如何有一個好開始?等等都是值得媽媽花時間去準備。產前是學習母乳餵哺的良機。詳情可參考講座及產前班

至於哺乳中的媽媽,當真的遇上難題,例如有痛楚、寶寶不能吸吮,或想由奶粉餵哺轉回母乳餵哺等等,都可以諮詢「國際哺乳顧問」,詳情可參考諮詢服務

Advertisement

處理塞奶、乳腺炎:治標也要治本

母乳媽媽常見的其中一個難題,便是塞奶。這些情況尤其常見於上班媽媽身上,或依靠揼奶的媽媽們,令媽媽們十分痛楚及困擾。

但有不少媽媽,以為單靠強力按摩,把塞奶推走便可以了,雖然即時見到功效,卻要抵受痛楚。而且單靠按摩治標不治本,於是塞了便按,按了又塞,一次又一次反覆塞奶。

原來處理塞奶有不同層次,除了應急的處理方法,還要找出問題的源頭,惟有處理問題的根源,才能徹底解決塞奶問題。所以遇上有塞奶或者乳腺炎的問題,請即諮詢「國際哺乳顧問IBCLC」,除了指導應急的處理方法,還會檢討及改善母乳餵哺,治標也治本。

就塞奶、乳腺炎的處理方法,林茵怡著作了一份單張,給媽媽們參考。詳情看「處理塞奶、乳腺炎:治標也要治本」。

如想參考其他林茵怡的著作,請參考「母乳資訊」下的「林茵怡之著作」。

隨便補奶粉妨礙全母乳餵養

文:林茵怡 B.So.Sci.(Hon), IBCLC  國際哺乳顧問

在輔導媽媽們的時候,遇到不少原本想以全母乳餵養,但在不必要的情況下加添了奶粉,因此,原先的問題沒有解決,反而新增其他難題。奶粉愈餵愈多,母乳愈來愈少,處於一個困局。

另外也有不少媽媽,認為補奶粉沒有什麼大不了,從沒平衡過當前的難題與奶粉的風險,輕易地接受了。

本來母乳餵哺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既容易,又愉快,而且工夫少。可是如不了解其中的要訣,或不清楚母乳寶寶的正常表現,或以餵奶瓶之道而用於母乳寶寶,都可能遇上阻滯。這時候,如不能得到及時的支援,及正確的資訊,便可能要選擇人工餵養了。

補奶粉令母乳量減少

很多媽媽以為母乳不足,便要立即補奶粉。可是寶寶吃多了奶粉,自然吃少了母乳。母乳量是按需求而作出供應,寶寶吃得少,母乳自然少。所以補奶粉不單止不能增加奶量,反而是奶量減少的原因。

補奶粉需有醫學根據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有關「愛嬰醫院運動」的相關指引, 是有一系列可接受的醫學原因,需要暫時或長期給新生兒母乳代用品(配方奶粉)。但留意,這些原因都是特殊的病況或嚴重的病情(1)。

此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嬰幼兒餵養全球戰略」,有關嬰幼兒餵養的指引中說明:「母乳餵養是為嬰兒健康成長與發育提供理想食品的一種無與倫比的方法。」(2) 並為了全球公共衛生,建議嬰兒最初6個月應以純母乳餵養,之後添加營養充足和安全的補充食品,並同時以母乳餵養至兩歲或以上。

指引又說,如在例外情況下媽媽不能餵哺,最佳的代替方法是從媽媽擠取的母乳,其次是健康奶媽或人類母乳庫的母乳,最後才是用杯子餵母乳代用品(奶粉)。可見得如要補奶的話,粉奶是最後的選擇。

純母乳餵養是指只給嬰兒母乳,包括媽媽或奶媽的母乳及擠出來的母乳,而不給任何液體或固體食品,不給水,嬰兒口服藥品除外。補充食品是指當母乳不能滿足嬰兒的全部營養需要時,便要在母乳餵哺的同時添加,一般於6個月後開始,可選擇添加健康的家庭食物。

補奶期間要有返回乳房的方案

可見得,真正必須使用奶粉,都是有醫學上原因,一般是在很嚴重疾病時及特殊情況下。所以當我們遇上哺乳難題,或寶寶增重不理想等,應先諮詢「國際哺乳顧問IBCLC」,評估情況及改善母乳餵哺的方法。有些時候,根本不需要加奶粉,也有時候要暫時作補奶,但也不一定要補奶粉,首選是用媽媽從乳房擠出來的母乳來補充。

假如必須補奶粉,「國際哺乳顧問」能為妳訂立一個方案,一方面增加母乳、改善餵哺,另方面減少奶粉,慢慢返回乳房餵哺,以免長期依賴奶粉,愈補愈多。

尋求支援

如因餵哺困難、增重 、服藥等等原因,便隨便補奶粉,而沒有糾正問題的根源,只會製造更多問題,令媽媽難以全母乳餵養,最終犧牲了寶寶及媽媽的長遠健康,也增加了社會整體上的醫療開支。而得益的,就只有奶粉製造商及銷售商。

所以如有餵哺難題,請盡快諮詢「國際哺乳顧問IBCLC」,又或者向母乳支援組織尋求協助,愈早找支援,問題愈易解決。

<完>

 參考: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fant and young child feeding: Model Chapter for textbooks for medical students and allied health professionals, 2009

 註釋(1):

WHO, Acceptable medical reasons for use of breast-milk substitutes, 2009, pp.7-8.

嬰兒的情況

  • 有特殊的病況:半乳糖血症,楓糖糖漿尿毒症,苯丙酮酸尿症,而需要有獨特成份的配方奶
  • 早產兒體重少於1500克
  • 早產兒少於32周
  • 新生兒因有代謝缺陷或高葡萄糖需求而有低血糖風險

媽媽的情況

  • 感染愛滋病
  • 患重病而不能照顧嬰兒
  • 單純疱疹病毒一型(HSV-1)
  • 使用精神治療鎮靜劑藥物
  • 使用放射性碘-131藥物
  • 大量局部使用碘藥物
  • 進行細胞毒的化療

 註釋(2):

世界衛生組織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嬰幼兒餵養全球戰略,2003, pp.7-8

(updated: Nov 2011)

© Copyright 2011 By Lam Yan Yee Heidi, B.So.Sci.(Hon), IBCLC. All Rights Reserved.  Web: http://www.heidi.hk   Email: ibclcHeidi@gmail.com   Tel: (852) 93016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