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國際母乳會-香港」2012年4月16日
在2012年4月16日之立法會「衛生事務委員會」會議上,「國際母乳會-香港」的「哺乳輔導」林茵怡,就制定香港的《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發言。指出必須實施及執行本地《守則》,並要求就《守則》立法以確保業界遵守,保障母子健康。
「國際母乳會-香港」是一家非牟利組織,主要工作是支援媽媽餵哺母乳。本會是「國際母乳會」(La Leche League International)的一部分。世界衛生組織將「國際母乳會」譽為母乳餵哺權威之首,而「國際母乳會」亦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顧問局成員。
「國際母乳會-香港」深信香港必須實施及執行本地《守則》,而且必須包括所有母乳代用品,即由初生至所有之後的助長配方奶粉。這個需要,已經是急不容緩,只有執行本地《守則》,才可以保障嬰兒天生的權利。因為哺乳類動物的母乳,是有物種的獨特性,人類的嬰兒是需要吃人的母乳,才能夠保障嬰兒正常、健康成長。
一直以來「國際母乳會-香港」接觸無數餵母乳的媽媽。每月,在香港𣎴同地區舉行母乳餵哺聚會,又接聽求助電話、回答網上查詢;有時候,本會的「哺乳輔導」還會親自上門家訪,甚至到醫院探望媽媽,來支援母乳餵哺。因此,本會掌握到新媽媽的第一手資料,最了解她們的情況。我們清楚見到,母乳代用品在毫無管制的情況下,任由奶粉商作廣泛推銷,對新媽媽造成很多餵哺難題。
那些難題是甚麼?
很多媽媽在入院分娩的時候,以為餵母乳或者餵奶粉都是沒有所謂的。雖然大多數都有打算餵母乳,但她們心底裡相信奶粉跟母是差不多的,所以認為餵母乳之餘又添加奶粉,都是可以接受。
於是大多數媽媽在醫院都已經混合餵哺。在一項由奶粉商委託的調查指出,最主要阻礙母乳餵哺的因素,是母乳不足。為何很多人母乳量不足?其實正正是因為混合餵哺,因為我們清楚知道,添加奶粉,是會直接導致母乳量不足,即是說,問題的源頭就是在奶粉。於是,母乳量不足,嬰兒使用奶後又容易令到乳頭有痛楚,而媽媽們最後放棄母乳餵哺。
那為甚麼很多媽媽都認為奶粉是一個幾好的選擇?
那只要看看四周的廣告便知道,報章、電視充滿奶粉廣告, 醫院門外又有奶粉商派贈品請妳入會,很多私家醫生的等候室,也佈滿奶粉廣告,如果醫生也相信奶粉是不錯的話,我們又怎能怪責媽媽們有這個看法呢!
還有,奶粉廣告層出不窮、無孔不入,而且很有說服力,潛而默化引入入信。一時說有免疫成分保障嬰兒健康,一時又說嬰兒吃奶粉會很聰明。
但是,這些都是錯誤的訊息,因為研究顯示,奶粉餵哺的嬰兒比母乳餵哺的嬰兒有更多感染, IQ更低,不過媽媽們就不一定知道。
就好像曾經有媽媽問本會,不肯定是否應該餵母乳,因為奶粉裡面有DHA,不知母乳內有沒有?
我們當然知道母乳內有DHA而且很容易被嬰兒吸收。不過,就無人知道,奶粉內的DHA是否能夠被嬰兒吸收。但很可惜,作為非牟利的支援組織,本會沒有如奶粉商的財力去賣廣告,去宣傳母乳餵哺的正確資訊。於是我們所知的,媽媽未必知道。
正如奶粉商所委託的調查指出,媽媽們要求政府提供更多有關母乳餵哺的教育。有這個需要,正正是因為奶粉廣告鋪天蓋地,根本無人能有如此龐大資金來推廣母乳餵哺,以作制衡。
「國際母乳會-香港」深信,應該禁止所有母乳代用品的推廣,而不是只管制0至6個月的代用品 。大家試想想,當一個媽媽,在街上看到一則奶粉廣告時,是不會想:「啊!這個奶粉是6個月後的嬰兒食用的,那我現在就以母乳餵哺我的初生嬰兒吧!」這個媽媽收到的訊息,只會是奶粉令寶寶更健康更聰明。於是社會上好多人,都以為鐵罐裏的奶,比乳房的奶還更好。這個現象是很可悲,都是歸咎過去幾十年來的奶粉廣告所造成。亦因為如此,世界衛生組織的《守則》,是包括所有母乳代用品,而不是只限初生嬰兒的母乳代用品。香港,亦應該跟隨。
香港是一個自由經濟社會。不過, 配方奶粉不是一般商品,選擇餵母乳還是餵奶粉, 有別於選擇不同牌子的洗頭水。不能夠將奶粉當作洗頭水一般地推銷。因為奶粉對健康的影響,已經是得到研究的證實。母乳餵哺,是公共衛生課題,而不是個人生活模式的選擇。
奶粉餵哺的嬰兒,會有更多呼吸道感染、腸胃病、耳炎而要接受治療。奶粉餵哺的嬰兒,有更大風險患某些兒童癌病及糖尿病,而長大後,亦更易肥胖。
所以,當社會大部份幼兒主要以奶粉餵哺的話,將會帶來沉重的醫療開支。估計,如果香港所有嬰兒都以純母乳餵哺起碼三個月,每年已經可以節省8千萬至1億4千萬醫療開支。我們不應該容許一些對母子健康有害處的產品,無管制地推銷。
還有,推銷母乳代用品,不單止造就一個商品市場,還會將奶粉餵哺變成正常化,合理化,得到社會認同。本來母乳餵哺才是嬰幼兒的正常養育方法,但這個觀念已經受到損害。
從其他國家的經驗所得,必須要立法才能令母乳代用品的生產及銷售商遵守《守則》,例如在印度,母乳餵哺率因此而提高,相反只靠業界自律遵守的,例如香港,根本毫無作用。
所以「國際母乳會-香港」急切要求為實施本地《守則》而立法,才可以令生產商及銷售商遵守《守則》,而有關條文必須包括所有母乳代用品,同時亦要對違規的機構加以重罰。
本會希望香港之《守則》, 能有效保護香港下一代的健康。
<完>